超聲霧化抑塵技術: 70 年代末,美國的科研人員就已開始研究一種新的除塵技術———超聲霧化抑塵技術。這種技術的特點是在局部密閉的產塵點中,安裝利用壓縮空氣驅動的超聲波霧化器 。當高速氣流沖擊霧化器的共振腔時,在氣流出口與腔之間由于聚能而產生超聲場,泵水入超聲場時,水迅速被霧化成濃密的微細水霧,水霧的粒徑通過調節壓力可在1~150μm 之間變化。這種微細的霧能迅速捕集、凝聚微細的呼吸性粉塵,使之很快沉降在產塵點,實現就地抑塵。這種方法不用把含塵空氣抽出后再加以處理,避免了使用干式、濕式除塵器帶來的問題和清灰工作帶來的二次污染。同時,這種霧的粒徑比普通噴霧器噴出的霧的粒徑( 200 ~600μm) 小10倍,因霧滴體積與直徑三次方成正比,超聲霧化的效率提高了1000 倍,在捕塵中耗水極少,被稱為超聲干霧捕塵,避免了普通噴霧水量過大的弊病。超聲霧化器抑塵技術的原理有2 個: (1) 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,含塵氣流繞過霧滴時,塵粒由于慣性會從繞流的氣流中偏離而與霧滴相撞被捕捉,其被捕捉的機率與霧滴直徑有關。當霧滴直徑與塵粒直徑相近時,霧滴更易捕捉到塵粒。研究表明:霧滴直徑與塵粒直徑之比在1. 25~5 之間時,捕塵效果最佳。超聲霧化正是利用這一原理,把水霧化成20μm 以下微細霧來捕捉5mm 以下呼吸性粉塵的。(2)“云”物理學原理,由于超聲霧化的霧滴微細,部分霧滴會在空氣中迅速蒸發,使得局部密閉的捕塵空間中空氣的相對濕度很快飽和,飽和后的水汽以塵粒為核凝聚形成“云”,并進一步增大成為“雨”落下來。這種機理對抑制亞微米級的粉塵特別有效.
|